昨日从省农科院获悉,河南省夏粮收割在即,一些高产的小麦品种将成为夏粮丰收的“主力军”。
据了解,由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及18个省辖市的200多名各级农业专家,于5月18日齐聚滑县,现场观摩“郑麦366”万亩高产示范方、百亩超高产攻关田。在赵营乡东新庄、城关镇东孔庄等“郑麦366”高产示范方、攻关田中,小麦颗粒饱满,滚滚麦浪让人看到一派丰收的景象。在场的专家测算,该攻关田的平均亩穗数为46万个、穗粒数35粒左右,排除短期内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因素,亩产650公斤不成问题,其目标是冲击700公斤。
据省农科院小麦中心研究员雷振生介绍,“郑麦366”是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育成的优良品种,2005年通过和河南省有关部门的审定。“郑麦366”具有强筋、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病早熟等优良品质,其半冬性特点适宜在我省北部乃至我国北部推广。“在黄淮麦区,‘郑麦366’平均亩产544公斤,高亩产可达667.5公斤。其产量稳定,连续两年在全省名列前茅,是我省粮食生产的有生力量。2008年我省‘郑麦366’种植面积为500多万亩,2009年突破1000万亩。”
除了“郑麦366”外,“百农矮抗58”也成为另外一个支撑夏粮丰收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