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农业大学饶河试验示范基地传来好消息,在今年气候前期大旱、后期低温多雨寡照的情况下,这里播种的“东农冬麦1号”测产仍高达682.4斤/亩,比春小麦平均产量高出30%左右。抗高寒冬小麦的越冬种植成功,不仅有效解决了困扰黑龙江省农业增收的大豆重茬难题,更让黑土地实现了破天荒的“两年三作”。
“东农冬麦1号”是东北农业大学冬小麦育种专家佟明耀教授在退休后,用12年时间育成的个能在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冬小麦品种。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打破了高寒地区不能种植冬小麦的历史。
今年已84岁的佟教授介绍说,冬小麦比春小麦高产稳产,一般年份能增产20%-30%,如遇干旱年份,可成倍增产。从2003年至今,“东农冬麦1号”在北纬47度左右的饶河县等地进行示范生产,已连续6年稳产增收,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性和稳产能力,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安全越冬,返青成活率平均达到85%以上。
专家提出,黑龙江省可通过麦豆轮作解决大豆种植的重茬难题。一般来说,大豆重茬种植后产量会大幅下降,土地一般要经过两个种植周期才适宜复种大豆,而黑龙江省目前能够与大豆轮作的大田作物只有玉米。冬小麦的推广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两年三作”模式相当于增加了50%的耕地,对保障黑龙江省粮食安全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从今冬起,黑龙江省将在23个示范点进行抗高寒冬小麦的大规模试种,到2010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将推广至15万亩,远期目标可达5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