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中心 >> 行业知识 >> 正文
晚播小麦要高产 肥水管理是关键
日期: 2012-11-06   来源:  阅读: 1208  双击鼠标滚屏

  笔者根据3年的试验实践总结出一套晚播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想夺取晚播小麦高产,加强肥水管理是关键。

  培育壮苗安全越冬。适播期小麦可以做到壮苗安全越冬,其壮苗标准为5~6叶一心,并带有2~3个分蘖。而晚播小麦则很难做到壮苗越冬,一是因为播期过迟,活动积温不足,农谚说得好,“小雪不破菇(不分蘖),大雪不露土”,在河南省南阳地区出苗期一般推迟20天左右,无分蘖或少有分蘖,次生根少,吸收能力强,麦苗素质较差;二是麦苗总头数减少,光合效率弱,分蘖节贮存养分少,遇到寒冷天气遭受冻害。同时晚播小麦,春后无效分蘖多,幼穗分化较迟,分化时间短,发育不良,致使单穗粒数减少,给高产增加了难度,因此,要强化越冬和春后小麦田间的肥水管理。

  据试验表明,生产100公斤小麦,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3公斤,五氮化二磷1.2~1.5公斤,氧化钾3~4公斤,氮、磷、钾肥比例为1∶0.3∶1。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施肥越多产量越高。在社旗县今年的小麦生产中晚播麦占有7%~8%的比例,为让晚播小麦尽量挽回季节上的损失,在已经施用了底肥的基础上,必须抓好科学追肥,重点是速施提苗肥,早施返青肥,使之做到“以肥补晚,肥促争早,壮苗越冬”。

  晚播小麦出苗后,处于寒冬腊月天,由于气温较低,有机肥分解减慢,要抢施速效氮肥提苗。碳酸氢铵释放较快,供肥迅速,每亩看苗情追施7~10公斤,苗情较弱的,每亩追施10~15公斤。冬季分蘖不足的麦田,应于2月底早施返青肥,每亩追施尿素7~10公斤,或用老乡牌活性液肥40毫升兑水15公斤喷施,5~7天一次,连续2~3次。对于缺磷、钾的麦田,每亩应补施磷、钾复合肥7~8公斤。对底肥较足的或土壤肥沃的晚播小麦,在气温高,墒情足的情况下,有晚麦早发的现象,春后先用石磙镇压一遍,控制追肥,以防倒伏。防止倒伏的措施,一是用石磙镇压一遍;二是可每亩选用25%的助壮素20毫升或98%的缩节安3~4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三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60克兑水40~60公斤均匀喷雾;四是可亩用5%烯效唑25~3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为了促使晚播小麦多争有效穗,提高千粒重,在小麦抽穗至乳熟期,每亩用98%磷酸二氢钾300~400克+尿素100克+水50公斤喷雾,5~7天一次,连喷2~3次。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