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动态
加压奋进 真抓实干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粮储力量
2025-03-04 09:47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浏览:7090
   在京召开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准确客观分析形势,提出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为甘肃粮储工作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甘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部署,在保储备、抓改革、防风险、强应急、增能力上下功夫,持续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上质量、上水平、上台阶,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粮储力量。

  一、强化党建引领,坚决扛稳保障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政治责任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构建“党建+粮储”融合发展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深入推进政治机关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精髓要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传达学习、研究部署、狠抓落实、督促检查、及时报告、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
强化“围绕改革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改革”的理念,广泛开展“改革要推进、我该做什么”研讨活动,打响“提质融合保粮安”党建工作品牌。二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盯紧管好重点环节、重点领域,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健全推动基层党组织争先进位机制,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开展“党委创品牌、支部抓特色”活动。三是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践行“四下基层”,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下功夫解决问题。常态化“三位一体”推进“学习、培训、落实”,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打造“青年干部讲坛”,激励年轻干部在工作中积淀、在淬炼中成长。
 
  二、强化粮食收购和市场调控能力,为促进经济稳定向好夯实基础
 
  2024年以来,甘肃省内玉米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及时启动央地协同运作机制,加大与中储粮集团兰州分公司的对接力度,积极向国家争取中央调节储备收储支持,协调各地闲置仓容落实收储任务,近期玉米收购价格稳步回暖,助农增收1.8亿元以上。

  1是稳定粮食价格。推进粮食市场化收购,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发挥好储备收储、轮换调节等政策工具作用,加强市场监测和形势研判,推动粮价企稳回升。

  2是落实增储计划。全面落实“十四五”增储任务,充实成品粮和小包装粮油储备。支持市县结合本地粮食生产作物和群众消费习惯,适当增加玉米、青稞等储备。

  3是活跃粮食流通。积极组织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搭建与主产区粮食产销合作平台,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更好满足居民粮油消费升级需求。修订完善省级储备粮竞价销售交易细则,优化交易时间、仓单设定、保证金标准,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交易。

  4是发展粮食产业。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加快推动兰州陆港型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建设,推进武威市建设进口粮食饲料分拨中心。加力建设国家现代粮食物流(产业)示范园,紧盯“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打造粮食产业集群,培育省内龙头企业,推动产粮大县粮食流通提质增效,不断做强“陇上好粮油”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国有粮食企业闲置资产,支持尚未建立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的甘南等地引进优质粮食加工企业,切实扭转部分地区储备轮换两头在外、高进低出的局面。

  三、强化应
急储备体系建设,为防范风险应对挑战提供更足底气

  2024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省级救灾物资采购费、管理费大幅增加。超过一半的市州在多灾易灾和交通偏远乡镇设立应急物资前置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甘肃局在部分地区前置中央应急物资,基础薄弱地区储备实力显著增强。

  1是加快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适时修订甘肃省粮食应急预案,常态化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积极参与西北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优化现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增强民族地区薄弱县应急能力,动态调整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有效提升粮食应急储运、加工、配送和供应协同保障能力。

  2是优化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粮食仓储、管理制度机制、从业人员等资源,通过新建、改扩建,加快各级应急物资保障中心建设。持续优化省级物资储备布局,继续向易灾、薄弱地区前置救灾物资,提高灾后应急物资快速投送能力。推动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增加社会责任储备,建立食盐社会责任储备,有效弥补政府储备短板。

  3是加强日常应急能力建设。制定省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规范,加强从物资采购、存储、维护到调运的全流程管理。落实应急响应保障机制和重大自然灾害“首报”要求,闻灾而备、闻令而动,确保第一时间将物资运往应急需求一线。

  4是完善军粮应急保障体系。拓展省级军粮综合保障基地功能,加强主副食品综合保障能力,促进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与军粮供应体系融合发展。持续做优军粮供应服务,擦亮“甘肃军粮”品牌,确保品种质量可靠、部队满意。

  5是持续推动质检体系一体化运行。重点支持省市两级粮食检验机构扩大资质范围,深化“质检进企业”活动,不断夯实粮食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修订省级储备粮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严格把好粮食质量关,确保储备粮油质量安全。

   四、强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突破,为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粮食监管新模式、完善国家储备体系等作出重要部署,目前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1是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明确国有粮食企业的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综合考虑各地仓容利用、发展阶段、灾害和战略因素等,优化省级储备粮结构布局。分级制定地方储备粮执行主体考核办法,强化结果运用。

  2是推进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物资储备工作作为机构改革后承接的新职能,通过六年来的不断努力,在人员配备、建章立制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但与构建大国储备体系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要坚持先立后破、立破并举,优化物资储备管理机制,增强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探索应急储备信息系统接入粮食购销监管省级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粮食和物资储备网络一体化。

  3是健全完善地方储备粮相关制度。完善与粮食安全保障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相关配套制度,启动《甘肃省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按照建立监管新模式的要求,建立粮食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修订省级储备粮管理、轮换及成品粮管理制度,完善地方政府储备粮协同管理制度。

  4是规范执法监管考核工作。深入实施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全面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非现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管好用好粮食企业信用监管平台,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抽查频次,努力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

  5是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制定甘肃省绿色仓储设施升级改造规范指引,探索推广光伏控温绿色储粮技术,鼓励各类粮食企业应用绿色储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降低储存的损耗。全面落实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减少加工环节的损失。大力宣传节粮减损典型案例,做好“少吃油 吃好油 更健康”和“全谷物 好营养 更健康”主题宣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