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还涨在兴头儿上呢,结果第二天马上说跌就跌了,但到了第三天好家伙,人家又涨起来了。
真是应了那句:你要问玉米什么价?
答:一天一个价。
你不是说玉米要涨吗?
马上就跌给你看。
你以为玉米要跌了?
转眼就涨给你看。
但是呢,也不能光看热闹了,涨跌的背后肯定自有它的逻辑,而逻辑的背后呢,肯定也有它的故事。
那么,是什么逻辑?又是什么故事呢?
大家好,我是老粮,还得跟大家叨叨玉米,因为当前的玉米太作妖了。
废话少说,咱们言归正传。
玉米这么一会儿涨,一会儿跌,一会儿又涨的,背后的逻辑是啥?
主要有2个:
一个是表象,表象就是山东玉米随着深加工门前到货车数量的多少而产生行情的波动,车少提价,车多就降价。
这是玉米涨跌的一个直观表象。
但显然背后还有驱动,那么驱动深加工门前玉米到货车数量多少的因素是啥呢?
就是持粮主体的心态变化。
即玉米涨了,就惜售,但涨到一定程度,又开始想卖粮了,原因是害怕后续又要跌。
所以,玉米的上量就这么一会儿多了,一会儿又少了,然后把深加工也看懵了,但是懵归懵,只要门前送粮的车多了,就降价;只在门前送粮的车少了,那就涨价。
所以,这就是玉米来来回回涨涨跌跌的逻辑。
但是这些也只是当前玉米波动的逻辑,透过这些逻辑是否能看得更远呢?比如,是否能对年后的玉米有些什么判断呢?
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了,老粮只能粗略地说一说,而且说的不一定正确,就仅供个参考吧。
第一,持粮主体心态会延续到年后。
都说年后与年前的玉米是两个不同的市场,这话也对,别看就过了个年,但年前年后玉米的阵营就拉开了,买卖双方重振旗鼓,重新拉开阵营。
但是心态恐怕变不了,年后持粮主体的心态依然会延续,也就是说,年后持粮主体对于玉米的心态就是既喜又怕。
喜的是现在市场对于年后的玉米有了改观,认为长期背景下,玉米可能会先跌后涨。
但是也害怕,害怕就像去年似的,大家都认为玉米会涨,结果反而涨不动了。
第二,年后玉米购销博弈依然激烈。
年前的震荡就已经够大家喝一壶的了,到了年后,别怀疑,只会更乱。
一是这个情绪的劲儿过不去,二是年后买卖双方心态更加强,所以年后的动荡只会比年前更激烈。编辑搜图
第三,政策依然是主导。
尽管年前这么热闹,但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而在熊市行情下,政策的指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年后的玉米一定还是以政策为主导,在政策调控下的波动,这是主基调。
第四,多因素复杂震荡。
影响玉米的涨跌波动的因素会变多,除了传统的供需以外,还有情绪因素和天气因素,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共同决定了玉米的阶段性波动。
所以,年后的玉米不会是平静的,虽然说市场预期2025年的玉米行情要好于2024年,但变化也要多于2024年,这是不应该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