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3日至19日,日本市场大米平均价格为每5公斤3627日元,约合人民币每斤16.9元,比去年同期上涨78%。
目前日本有关方面已经开始向市场投放政府储备大米,以抑制价格
实际上,自去年夏季以来日本国内大米价格就持续走高,当时便有一些地方政府和消费者团体呼吁投放储备大米,但均遭到拒绝。因为根据日本大米储备点相关规定,政府储备大米只能在发生灾害、大规模
直到今年1月31日,日本农林水产省迫于国内米价持续上涨的压力,同意修订稳定米价指导方针,才使得储备大米可以投放市场。
同样遭受高价大米困扰的还有菲律宾和孟加拉。其中,孟加拉大米价格已经创下12年来的新高,菲律宾则宣布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以便大幅降低大米价格。
不过,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印度放宽大米出口限制,亚洲大米价格出现明显回落,其中泰国白米的价格已降至2023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农业部也预计,全球大米库存将在四个季度以来首次上升。
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依旧集中在大豆和玉米等油料和饲料粮领域,特别是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对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国在内的大宗农产品贸易伙伴所采取的加征关税问题。
从市场反馈来看,尽管今年巴西大豆收获进度缓慢,但来自中国的买家并未转向美豆市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大豆贸易会出现中断,因为,中国最新公布的针对美国加征关税报复清单中并未包括大豆等农产品。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粮食总量高达3179万吨。
除了中美加墨外,欧盟也在计划着新一轮对俄罗斯的制裁。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提议,对来自俄罗斯及其盟友白俄罗斯的更多农产品和某些氮肥征收关税,以防止对欧盟粮食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在南美市场,阿根廷关税削减措施初见成效。根据阿根廷油籽压榨商会和谷物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阿根廷农产品出口创汇量同比增长36%。
但不好的消息是,阿根廷的旱情依旧存在,且已经对当前生长的玉米产量构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国内市场方面,新年未过完,我国有关方面就接连发布关于玉米收购的有关通知,令市场看跌氛围有所缓解。
在2月3日中储粮发布公告,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增加新一批收储库点,扩大2024年国产玉米收购规模后,2月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再发通知,要求做好节后玉米收购工作。
其他方面,由于近两年全球粮食供应充足、库存增加,使得全球大宗贸易商盈利能力大降。最新消息显示,继全球最大的农业贸易巨头美国嘉吉在去年年底计划裁员8000人后,美国ADM也计划今年在全球裁员600至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