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综述 >> 正文
饲料行业涨价来袭,背后原因几何
日期: 2025-02-12   来源:卓创资讯  阅读: 9669  双击鼠标滚屏
 近期,饲料行业迎来了一轮引人注目的“集体涨价”。据上证报消息,大北农(002385)、新希望、通威股份(600438)、海大集团(002311)、金新农(002548)、唐人神(002567)等众多行业知名企业纷纷发布涨价通知。此次涨价涉及猪浓缩料、乳猪料、鸡料、牛料等多个产品线,价格涨幅在 50 元 / 吨至 200 元 / 之间。这一价格变动,不仅影响着饲料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对下游养殖行业产生影响。

春节前原料涨势已现,多方因素共同作用

在春节前夕,国内饲料原料市场便已酝酿涨势,其中,豆粕、菜粕以及DDGS 的涨幅尤为突出。根据卓创资讯(301299)数据显示,自 1 月初至今,豆粕涨幅达 28.6%,菜粕涨幅为 21.8%,DDGS涨幅也达到了 15.8%。外盘天气、关税、出口等利好带动豆系上涨,加拿大油菜籽供应紧张的消息同步支撑市场。DDGS受相关产品带动上扬。

相对而言,能量饲料如玉米小麦涨幅有限,自1月初至今,玉米上涨2.7%,小麦涨0.4%,副产麸皮涨0.2%,春节后玉米粮源有效供应量略显紧张,当前卖方仍未全面启动,但深加工企业补货相对积极,饲料企业同步陆续加大采购。小麦方面,面粉加工企业开工低,只有饲料企业少量按需采购;储备库竞价采购,轮换粮投放市场,对于饲料企业采购有一定支撑作用。

国外消息面成为关注热点,市场方向仍不明朗

回顾国外市场,一系列消息成为此次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导火索。美对墨、加、中三国加征关税落地及反转的消息,持续影响着市场交易心态。截至1 月底,谷物油脂收盘均呈现小幅上扬,大豆 1 月收盘月度累涨 3.44%。特朗普关税政策在全球的逐步展开,引发了市场对主产国反制措施中涉及大豆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外盘玉米在1 月收涨 6.74%,市场对于触探 5 美元关口存有信心。除关税焦点外,美玉米出口在 2 月以来表现强劲。预计未来全球玉米供应面存利好,主要来自于南美玉米产量前景可能受到天气影响、乌克兰等国的玉米出口供应收紧、欧洲玉米产量为 15 年来次低水平、巴西玉米出口估计降至四年新低等消息面。这些因素预示着未来几个月全球供需形势依然偏紧,从而使得玉米价格上涨动力仍存。

在大豆与豆粕市场,未来方向仍有待明确。巴西创纪录的新豆收获上市,将抵消阿根廷部分产区炎热干旱的不利影响。天气方面,虽有阵雨将为阿根廷的农业产区带来一定缓解,但大豆种植面积的70% 无法覆盖,导致天气仍存在影响。

菜粕方面,加拿大菜籽减产导致的供应偏紧格局预计将持续影响市场。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年底加拿大油菜籽库存为 1138.2 万吨,同比下降19.2%,库存量已降至 2017 年以来的次低水平,对价格形成支撑,ICE 菜籽价格近期呈现偏强走势。加拿大菜籽出口保持较快步伐,其对欧盟的出口通道打通,出口量并未因我国采购的减少而明显下滑。

国内油厂压榨量受限,豆粕供应趋紧

从国内油厂的生产情况来看,2025 年第1 周至第 7 周,累计压榨量同比减少 5.6%。这一现象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方面是节假日因素导致开机率低;另一方面,近期到港并完成通关的大豆数量降低,也成为影响油厂开机率的主要原因。据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 2025 年 2 月 6 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 1,042,182 吨,较一周前减少 9%,比去年同期减少 22%。因中国是头号出口目的地,后续中国关税反制措施中是否增加大豆这一品种,导致市场心态谨慎。

从库存情况来看,节后第一周豆粕库存在同期分位数中为14.2%,即使在五年历史期中,也仅为 26.7%,整体处于低位。这一库存低位也将成为后续豆粕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此外,大豆库存量同样不高,在同期库存分位中为 42.8%,在五年历史期为 53.1%。

菜粕与DDGS 价格上涨,除了受豆粕强势带动之外,开机率不高也是主要原因。油籽库存低位导致菜油厂开机率不高,与豆粕情况较为相似。国内 DDGS 方面,数据显示进入 2025 年第 5 周,DDGS 行业开工率仅维持在52% 左右,现货供应端有所收紧,企业挺价限量签单,支撑价格上行。

下游养殖成本承压,利润或受影响

受上述原料成本上涨的支撑,饲料成品料提价销售。对于下游养殖企业而言,开年便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这可能会导致养殖利润承压下行。以生猪为例,自繁自养模式的生猪养殖成本主要包括饲料成本、仔猪保育成本、人工水电防疫等费用。其中,饲料成本变动相对频繁,其他成本较为固定,因此饲料成本的变动对自繁自养成本影响较大。2024 年,头均饲料成本年内累计下降 16.28%,年均值同比下滑 12.53%。然而,随着饲料价格的上涨,这一成本优势或将逐渐减弱。

从温氏公告数据显示,1 月公司肉鸡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14.94%,毛猪及鲜品环比下降,但同比上升均超过 2 位数。这一数据反映出,尽管养殖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仍保持着增长态势,但饲料成本的上升无疑对其利润空间产生了挤压。

豆粕减量替代将加速推进

面对豆粕价格的高位运行,饲料行业内将更加主动地推进减量替代。为降低成本,企业或在配方中重新添加小麦、或玉米的副产品如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等。这一举措不仅符合农业农村部关于豆粕减量的政策要求,也有助于企业在成本上涨的压力下保持竞争力。

根据数据显示,2024 年 1—10 月,全国饲料企业用于饲料生产的豆粕下降 8.0%,谷物、豆粕在饲料中的占比分别为 54.4%、12.9%,同比分别下降 1 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按工业饲料产量 2.55 亿吨计算,相当于节约谷物255 万吨、豆粕 127 万吨。最新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 11 月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 41.8%,同比增长 8.9 个百分点;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为 11.6%,同比下降 1.2 个百分点。整体来看,豆粕减量,有利节约降耗并促进养殖环节降本增效。

后市展望:供应偏紧,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对于后市,外盘方面,市场参与关注焦点正在转向周二(2 月 12 日)美国农业部将要发布的供需报告,市场预计报告可能下调大豆和玉米的期末库存。整体预计在 2 - 3 月期间,市场仍难以乐观估计国内油厂大豆原料供应的保障。从历史来看,即使采购更为便宜的巴西大豆,但大量进口到我国的时间窗口主要在 4 月中旬以后,因而短期豆粕供应呈现偏紧格局,豆粕远月合约走势弱于近月。

菜系产品方面,后续美加贸易摩擦升级风险并未完全解除,预计后期仍会对菜粕价格形成扰动。DDGS方面,节后预计供需双双提升,但由于低价货源十分有限,后续仍存支撑。整体来看,在原料的支撑下,预计国内成品饲料仍将保持小幅上涨态势。

综上所述,此次饲料行业的集体涨价是由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原料价格的上涨,到供应端的收紧,再到下游养殖成本的承压,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影响至饲料、养殖接下来的走势。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