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广低糖低油低盐食品及全谷物,粮食行业的重大机遇!
日期: 2025-03-06   来源:谷物通  阅读: 6840  双击鼠标滚屏
根据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及近年来相关政策导向,推广低糖、低油、低盐食品及全谷物粮食的战略意义重大,其机遇可从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等多维度展开分析:
 
一、政策支持:健康导向与粮食安全双轮驱动
 
1. 公共卫生与慢性病防控需求 
 
   中国居民慢性病高发与高糖、高油、高盐的饮食结构密切相关。中央一号文件虽未直接提及“低糖低油低盐”,但其对粮食品质提升和农业现代化的部署,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三减三健”行动形成政策协同。例如,文件中强调通过生物育种技术改良作物品种(如高纤维小麦、低糖糙米),可能为低糖全谷物食品的原料供应提供技术支撑。
 
2. 粮食安全与消费结构优化
 
   文件提出“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鼓励粮油作物高油高产品种选育(如高油大豆),旨在减少对进口油料依赖,间接推动低油食品原料的本土化供应。同时,全谷物加工环节少、营养保留率高,符合减少粮食浪费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目标。
 
二、产业机遇:农业供给侧改革与产业链延伸
 
1. 全谷物产业链升级 
 
   全谷物(如糙米、燕麦)的种植与加工需要整合育种、生产、仓储和销售全链条。文件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全产业链加工,并鼓励农产品深加工增值,为全谷物食品(如全麦面粉、低糖谷物棒)的产业化提供政策倾斜。
 
2. 低盐低油食品的技术创新
 
   食品加工业可通过现代工艺减少添加剂使用,例如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替代传统高盐调味品。文件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为企业开发低盐酱油、低脂调味品等产品提供创新路径。
 
3. 健康食品市场扩张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低糖低油低盐食品需求快速增长。政策鼓励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和农村三产融合,企业可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如杂粮产区)开发差异化健康产品,抢占细分市场。
 
三、科技赋能:生物育种与智慧农业突破
 
1. 作物品种改良
 
   文件多次强调生物育种技术应用,例如选育高纤维小麦、低糖水稻等品种,直接降低食品原料的糖分和油脂含量。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扩大,也为功能性谷物开发奠定基础。
 
2. 精准农业与加工技术
 
   通过数字技术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如土壤肥力、水分),可优化全谷物的营养品质;智能农机装备(如谷物干燥机、冷链仓储设施)则能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流失,保障食品健康属性。
 
四、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1.减少医疗负担与提升国民健康
 
   推广健康食品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减少公共医疗支出。例如,全谷物摄入与糖尿病风险降低显著相关,政策推动的膳食结构转型将产生长期健康收益。
 
2. 资源节约与绿色农业
 
   全谷物加工能耗低,且种植过程中可通过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等技术保护黑土地,符合文件“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要求。低油低盐食品生产亦推动食品工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五、实施路径与政策配套
 
1. 标准制定与市场引导
 
   完善低糖低油食品标识认证体系,例如明确全谷物含量标准,帮助消费者识别健康产品。
 
2. 补贴与税收优惠
 
   文件提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补贴,企业若将资金用于低盐调味品研发或全谷物生产线建设,可显著降低成本。
 
3. 营养教育与消费习惯培育
 
   结合“三减三健”全民行动,政府可通过社区宣传、学校膳食计划等渠道普及健康饮食知识,培育市场需求。
免责声明
1、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内容! ※本网联系电话:0534-2220168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1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900-656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cnmfnet@126.com
 Copyright © 2004-2020 CNM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法律顾问:金延峰律师(手机:13953449218)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