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看,反制措施覆盖关税、不可靠实体清单、出口管制、反垄断调查等多个领域,对美国的单边贸易霸凌措施进行了系统性反击。
专业人士认为,“对等关税”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只是新一轮“混乱”的开始,而不是“靴子落地”的结束,未来关注点在于双方的谈判和博弈,而不是简单计算对经济的影响。
美国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性价比降低。目前,农副产品方面,我国主要从美国进口大豆、小麦、玉米、高粱、肉类等。我国反制措施落地后,叠加此前对价值210亿美元左右的美农产品征收的10%~15%关税,将使美国农产品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力骤降。
2024年,我国小麦主要进口来源国为澳大利亚(335.9万吨)、加拿大(254.8万吨)、法国(230.5万吨)和美国(190.2万吨)。目前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和美国,正常情况下,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比70%以上,巴西正逐渐取代美国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大豆进口来源国。
高粱是重要的酿酒和饲料原料,是近年来我国进口增长速度较快的谷物品种之一。2024年,我国进口高粱866万吨,美国高粱比比65%。
我国玉米进口量较为庞大,2021年美国对我国的玉米出口达到1982万吨,但2022年之后,我国约一半的进口玉米来自巴西,乌克兰也是我国进口玉米的主要来源国。当前我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进口已形成较为明显的多元化采购格局,对美国的进口依赖大大削弱。
另外,国内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已出台众多惠农、助农、振兴农业产业的政策与措施,有利于我国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我国大豆产量已突破2000万吨大关,玉米产量出现了较大增幅,同时花生、油菜籽产量稳中有升,稻谷、小麦等食用粮供大于求。
因此,尽管“对等关税”短期会对全球以及我国农产品市场或造成重大影响,但长期看,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不会断档,且价格会较为稳定。
业内人士预计,由于市场情绪波动较大,今日开盘国内农产品期现货市场价格会出现大幅波动,各品种价格走势较为分化,豆粕、玉米较为抗跌,植物油价格下滑概率较大,棉花市场走弱后会出现独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