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玉米行情不错,继续上涨,并且又出现了山东、东北携手齐涨的局面,市场也是一片喜洋洋。
不过我们昨天分析过,这波玉米的上涨显然是情绪拉动得更多,而非供需。也有朋友质疑说,为啥你就这么执着看空玉米呢?
其实我不是看空,我也认为今年的玉米比去年强,这个咱们之前也多次分析过,无论是政策面,还是国际面,还是国内面,都支撑玉米上涨。
我们之前还专门分析过玉米为啥要涨?
为什么说玉米必然要涨?3大原因,想不涨都难!
但这并不代表我认为玉米是一直上涨的状态,相反,玉米的上涨是缓慢的,反复的,在震荡中上涨。
那为什么我们认为现在玉米涨得就不真实呢?
还是上面那句话,因为现在这个时间不太对。
现在是什么时候?
一是政策增储逐渐退出,轮换拍卖逐渐增加。
二是基层余粮减少,粮权转移到贸易主体手中,供需博弈拉开。
三是小麦即将收获上市,玉米既面临腾仓,也面临替代。
四是需求淡季,猪价下跌,补栏谨慎,饲料需求不旺,企业多以观望为主,采购并不积极。
所以怎么看,在供需面上玉米都没有太大的支撑,但是玉米不会大跌,这个咱们之前也说过,因为玉米的底部是基本清晰的。
但是目前也不具备大涨的条件,所以我们认为,这更多是一个震荡时期,且震荡会非常频繁。
但是玉米确实涨了,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下,供需面都不支撑上涨的情况下,玉米为啥涨了?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情绪,或者确切地说,是情绪对消息面的反应的结果。
这个消息还是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以及中国的对等反制。
这个事件之所以影响较大,主要是美国的这招确实超出了市场的预料。
虽然市场也预料到美国会打关税战这张牌,但是如此层层加码升级,且幅度之大,是市场没想到的。
而且呢,也不光是针对中国一家,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打出了这张牌。
美国这么一扔牌以后,国际市场肯定要被扰动,因为都对未来的行情不确定嘛,这就好比是当初俄乌冲突一爆发,小麦率先恐慌大涨一个道理。
当然这和俄乌也不一样,因为俄乌的小麦出口在全球占比极高,依赖于俄乌小麦的国家众多,所以小麦的这阵风确实刮了许久。
但是玉米不太一样。
首先说,美玉米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在下降。
之前一直稳居榜首,但现在巴西追上来了,而且美玉米有一个出口大户——墨西哥,是不受这个关税影响的,也就是说美玉米出口到墨西哥依然是零关税。
而其他国家呢,对美玉米的依赖没那么高,所以即便也实施反制,也可以寻找到合适的替代,比如巴西玉米。
当然,这也可能会导致巴西玉米价格上涨,从而推高进口成本。
但是对中国来说,这个影响也不大。
虽然我们现在的进口玉米主要来自于巴西和乌克兰,但是总量已经在明显下降了。
所以单说因为对等反制使得进口玉米成本上涨,从而拉动国内玉米大涨,这个理由就不够坚挺。
而玉米之所以上涨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豆粕反应很大,从而带动了玉米的市场情绪。
但我们昨天也分析过,玉米和豆粕虽然都是饲料之王,但是二者的逻辑并不一样。
豆粕主要依赖于进口大豆,所以国际市场的一举一动对豆粕影响都很大,但是豆粕一涨,也会拉动玉米市场的情绪,所以玉米的情绪就这么起来了。
而我们需要关心的,不是玉米是真涨还是假涨,而要关心的是,玉米的“顶”会不会因此而被拉升?
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第一,玉米远强近弱十分明显。
虽然我们认为近期玉米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力,但是认为远期玉米是有这个动力的。
原因就是进口玉米减少以后,需求回归国内市场,而再加上减少减质等诸多因素,使得玉米供需逐渐偏紧。
而到三季度也正是生猪养殖开始走强的时候,所以需求端拉涨,供需端吃紧,玉米是有这个机会的。
第二,贸易战会不会再升级不确定,但市场的心会一直提着。
实质的影响和情绪上的影响有时候是两回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情绪会放大阶段性行情。
现在刚4月上旬,贸易战就已经搞得全球市场鸡飞狗跳的了,后续还有什么更惊人的事件不知道,但是市场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处于一种随时备战的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对玉米的期待也必然升高。
所以我们认为,近期对玉米的持续支撑或许并不大,但是有利于远期的行情升温。当然这是一种可能,还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