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国内小麦现货市场稳中有涨!局部终端小幅上调收购价格!今日涨价暂消,个别企业又开始落价,金沙河沙河和南和两公司均落2厘,价格分别为1.224元/斤和1.222元/斤。思丰原粮部通知:今日开始优麦恢复收购!普麦1.22元/斤。
次优1.275元/斤。三类优麦1.29元/斤。优麦1.31元/斤。 分产区来看,山东主流粉企挂牌价区间在1.2-1.23元/斤;河北主流粉企挂牌价区间在1.204-1.226元/斤;河南主流粉企挂牌价区间在1.208-1.233元/斤;江苏主流粉企挂牌价区间涨至1.207-1.223元/斤;陕西主流粉企挂牌价区间在1.23-1.24元/斤!
近期国内小麦市场呈现区域性、阶段性走强态势,多重因素交织推动行情进入关键博弈期。
1、豆粕暴涨蝴蝶效应:中美关税摩擦推升豆粕价格,饲料企业抢购麸皮平衡成本,推动副产品价格水涨船高,间接“输血”制粉利润,刺激粉企提价吸粮。
2、节前备货需求释放:距离五一小长假仅半月之隔,部分库存偏低的粉企启动刚需补库,短期提振市场情绪。
3、新麦旱情扰动市场:今年长江流域降水量偏少3成,其中长江中下游偏少近4成,流域约50%面积出现气象干旱。4月初,安徽干旱几乎覆盖全省,从安徽省气候中心发布的全省气象干旱监测图上显示,没有出现干旱的地方只有皖南一小块区域。
4月11日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对全省187个墒情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各地麦田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另据天气预报,未来10—20天全省仍无有效降水,旱情将会进一步发展。河南、安徽等主产区旱情升级,新麦抽穗期缺水风险激化减产预期。
市场反馈,多地旱情有可能导致2025年小麦产量与品质下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旱情扰动≠减产定局!当前冬小麦总体长势仍属正常范畴。据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影响预报与评估显示,目前,北方大部冬小麦处于起身拔节至孕穗期,河南南部部分已抽穗,江淮、江汉处于孕穗至抽穗开花期,西南地区处于开花至乳熟期,云南部分进入成熟期;大部冬小麦发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3~6天,新疆、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部分地区偏早7~12天。
4月9日遥感长势监测表明,冬小麦主产省一、二类苗比例为92.5%,长势良好,其中河南、山东、安徽、陕西一类苗比例过5成。
简言之,现阶段新麦产情尚不明朗,市场各方需理性看待区域性天气扰动!就目前看,每年区域性干旱等都会存在,即便局部减产也或难撼动全局丰产。
继续重点关注新麦产情变化。综合来看,在小体量饲用替代需求、节前备货窗口开启与天气题材共振下,短期麦价呈现震荡偏强走势。但新麦丰产预期大局未变及政策性储备投放,仍将制约行情上行空间,建议市场主体合理把握购销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