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接下来的猪价还会下跌,只有下一次的下跌才是二育进场的时间点,然后等到一波真正的反弹才会有利润。
因为接下来的猪价还会下跌,只有下一次的下跌才是二育进场的时间点,然后等到下下波真正的反弹才会有利润。
为什么?
今年生猪的产能非常大,2024年的生猪市场看似是缺猪,但从全年的屠宰量来看,只比2023年少了1.7%左右。导致2024年的产能又恢复了一些,而这些恢复大都是以集团为主,大概率增加了10%左右。散户到底多少,谁也无法评判,暂且给出增加10%这个概率。
换言之,2025年生猪产能较2024年增加了确定性的10%以上。在这种可以确定产能增加情况之下,生猪价格想要大涨的基本趋势和行情根本无可能。
即使有“像样”的上涨行情,也只是一个“反弹”,而且“昙花一现”,维持不了多久就会败下阵来。
所以,没有机会的时候不要硬做,不要被网络上喊着大涨、暴涨的那些自媒体自己都不敢去赌行情,然后天天在网上“大言不惭”的让别人去赌行情,要么说一些“模棱两可”或“顾左右而言他”来左右你的思想和行为。
不能说这些人是否“坏”,但心思肯定“不是特别好”!
有人会说了,既然生猪产能增加了,意味着对于玉米的需求和消费量级肯定会增加,玉米肯定会有行情啊,并不是你说的没有机会啊!
如果单从生猪产能对应玉米的需求这一单一的直接关系来看,玉米肯定而且必须有机会,但并不代表玉米会大涨价,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从没有改变过。
先回第一个问题:所谓的“大涨”如何来界定?
1、以春节前的最低点为标的,还是以当下的低点为标的?
2、以收购价格的点为标的,还是以涨价之前的低点为标的?
3、以100元的利润为标的,还是200元,还是300元为标的?
不同的收购价格,不同区域行情,不同入场时间,不同的收购成本,不同的利润预期,千千万万从业者,如何来界定?所以这个界定真的很难。
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玉米有机会但不会有大涨?
我在分析玉米行情之时,基本上都是以养殖(生猪)行情为标的,生猪价格的涨与落将决定了玉米行情的波动。
所以,只要生猪行情没有特别明显变化之时,观点就会一直没有改变过,只有当行情发生拐点或真正反弹之时,就会提前告知大家,以此来检验对错。
时间节点不一定把握得特别准确,但趋势基本上没有太大出入。也是为什么言之凿凿的、大言不惭的说出坚定的判断原因。不论玉米市场把故事讲得多么“玄幻”,仍是坚持自己观点。
我们再看看玉米期货,从07的走势图来看,新一轮的跌势开启,对于从事金融的朋友来说,建议是“逢高开空”,不代表正确啊!
如果这个判断正确的话,也代表着玉米现货将再一次进入到了下跌或阴跌的行情,如同生猪市场一样,想要再看到比较好的行情,等着这波下跌完毕后才能看到。
所以,也印证“二季度的行情不会比一季度要好”——这是在之前的文章内反复啰嗦了好几遍的观点!其意告诉从事粮食贸易的朋友,对于二季度玉米行情不要抱有过高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