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受局部旱情、关税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小麦市场情绪化行情特征表现明显。
主产区部分地区小麦价格重回涨势,前期成交低迷的储备小麦轮换销售也逐步好转。
情绪变化是影响小麦市场价格的重要力量,但情绪化市场多表现为阶段性特征,市场的持续性较差。
据了解,由于担心旱情影响新麦产情预期,近日不少贸易商赌涨后市而积极抢拍,部分面粉厂也提前布局,积极备库2024年产小麦。
某面粉企业计划在2025年6、7月份采购10万吨2024年产小麦。情绪化市场行情能否持续,目前市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监测显示,截至4月18日,主产区制粉企业新普麦(国标二等)进厂价格为2420~2460元/吨,部分周环比上涨10~20元/吨。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认为,国内小麦市场供需宽松的市场格局短期很难改变,切勿盲目放大旱情、加税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借此炒作而赌后市更不可取。
部分地区小幅上调收购价格据市场反映,近期基层农户及贸易商惜售情绪浓厚,小麦市场散粮流通量持续低位运行,而政策调控下轮换粮源有序投放,形成阶段性供应补充。主产区小麦市场主流价格整体保持稳定,部分地区小幅上调收购价格。
4月18日,主流制粉企业新普麦进厂价:河北1.204~1.226元/斤,山东1.20~1.235元/斤,河南1.208~1.233元/斤,江苏1.21~1.223元/斤,安徽1.21~1.225元/斤,主产区部分地区小麦价格周环比上涨0.005~0.01元/斤。
据分析,近期小麦市场行情略有走强的原因:一方面,近日豆粕大涨引发蝴蝶效应,饲料企业转而抢购麸皮平衡成本,间接“输血”制粉利润,刺激面粉企业提价吸纳粮源;
另一方面,新麦旱情进一步发酵,生长形势受到关注,市场担忧旱情会否导致2025年小麦产量及品质下降,市场看涨情绪有所提升。
另外,临近五一小长假,部分库存偏低的面粉企业刚需补库,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麦价。相对于普麦价格的偏强调整,此前稳步上涨的优质小麦价格变化不大。
4月16日,河北“藁优2018”收购价2690元/吨,山东“济南17”收购价2590元/吨,河南“郑麦366”收购价261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小麦及小麦粉进口量19万吨,同比大减89.4%;1月至3月小麦进口总量为30万吨,同比减少93%。
储备小麦拍卖成交有所好转据市场反映,伴随着小麦市场价格小幅上涨,近日储备小麦成交情况也有所好转,部分投放小麦标的不仅成交放量,而且还出现溢价。
初步统计,4月14日至18日的一周,中储粮公司竞价销售小麦371085吨,实际成交290040吨,成交率78.16%,周环比提高24.35个百分点。
地储粮河北本周投放小麦181012吨,实际成交43701吨,成交率24.14%,周环比提高8.82个百分点;
山东本周投放小麦230725吨,实际成交107448吨,成交率46.57%,周环比提高19.67个百分点;
河南本周投放小麦246741吨,实际成交106547吨,成交率43.18%,周环比提高27.03个百分点;
江苏本周投放小麦131902吨,实际成交112630吨,成交率85.39%,周环比提高36.59个百分点;
安徽本周投放小麦56358吨,实际成交56358吨,成交率100%,周环比提高40.6个百分点;
湖北本周投放小麦4599吨,实际成交4599吨,成交率100%,周环比提高69.19个百分点。
4月14日,河北邯郸市国粮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1年河北产二等硬质白小麦5180吨,全部成交,底价2380元/吨,成交价2380元/吨。
4月15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竞价销售2020年至2023年产小麦15224吨,全部成交,底价2380~2390元/吨,成交价2380~2410元/吨,成交均价2391元/吨。
4月16日,山东省省储竞价销售2020年和2021年产小麦19642.51吨,成交4188.34吨,成交率21%,成交价2400~2415元/吨,成交均价2405元/吨。
4月17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竞价销售2021年和2023年产小麦6778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400~2420元/吨,成交均价2411元/吨。
4月18日,安徽省蚌埠市级储备竞价销售2021年产小麦8500吨,全部成交,最高价2340元/吨,最低价2330元/吨,成交均价2332.35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