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现货市场的走势也与期货市场相互呼应,呈现出一种相对平稳且难以大幅波动的态势。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玉米价格想要继续大幅度上涨的概率较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市场供应相对充足,虽然存在一定的看涨情绪,但实际需求并没有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一些替代品如小麦等的使用量可能会增加,从而对玉米的需求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玉米价格想要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同样较低,因为深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较为刚性,而且目前市场整体情绪较为乐观,贸易商普遍持有惜售心理,这些因素都对玉米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另一方面,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一些替代品如小麦等的使用量可能会增加,从而对玉米的需求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玉米价格想要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同样较低,因为深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较为刚性,而且目前市场整体情绪较为乐观,贸易商普遍持有惜售心理,这些因素都对玉米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与玉米期货不同,豆粕期货目前呈现出明显的弱势行情。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操作思路相对简单,那就是设置好止损,直接开空。因为从目前的市场走势来看,豆粕现货价格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大。即使贸易商想要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来止损,但在市场大趋势面前,这种努力可能也难以改变豆粕价格的下跌趋势。
2025年4月27日,整个玉米市场都呈现出一片“疯狂”的景象,尤其是山东深加工的玉米价格像“风”一样上涨,让市场参与者的情绪都被“涨”了起来。从早上到中午再到晚上,涨价的声音此起彼伏,报价速度甚至赶不上涨价速度,这种现象在近期的玉米市场中已经多次出现。
一些特别擅长预测和分析的贸易商更是抓住机会,傲娇地拿出自己曾经准确预判玉米大涨的“历史记录”,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神预测”,嘴角上扬,仿佛在说:“看,我又预判对了吧!”
玉米的拍卖无疑是点燃和助推看涨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的拍卖价格一浪高过一浪,不仅全部成交,而且全部高溢价。这种拍卖结果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看涨情绪,让贸易商们更加坚定了玉米价格将会继续上涨的信念。
然而,与此同时,储备库的采购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全部流拍。这与拍卖的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反映出市场情绪的极端化。当市场情绪高涨的时候,人们往往只看到“利多”信息,而且市场上也会充斥着各种“利多”的消息,这些消息的目的无非就是支撑价格的上涨。但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预期的,却很难分辨清楚。
尽管市场情绪高涨,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但储备库却一直忙得不亦乐乎,持续性地投放玉米,而且成交率和成交价格也在节节攀升。即便如此,玉米的涨价动力依然十足,仿佛像一头奔腾的犀牛,难以阻挡。
从市场供需情况来看,山东深加工晨间总车辆仅有100多台,在这种态势之下,涨价似乎成为了必然,而落价则成了“突发事件”。正如之前文章所提到的,没有成交量的上涨只是一个“空涨”。
随着玉米和豆粕价格的上涨,很多饲料企业已经开始采购小麦作为替代品,这无疑对玉米的需求量级产生了缩减作用,也为未来玉米价格的下跌埋下了伏笔。不过,饲料企业虽然可以选择替代品,但深加工企业却没有这种选择,它们必须使用玉米,这也是目前支撑贸易商不卖粮、看涨价格的最大理由。
马上就要迎来五一假期,交通物流可能会出现拥堵的情况,这将使得玉米贸易商难以顺利找车卖粮。因此,预计五一期间玉米价格还会继续上涨,2400元的玉米价格似乎已经近在咫尺。
马上就要迎来五一假期,交通物流可能会出现拥堵的情况,这将使得玉米贸易商难以顺利找车卖粮。因此,预计五一期间玉米价格还会继续上涨,2400元的玉米价格似乎已经近在咫尺。
用“犀牛”来形容这波玉米上涨行情,是因为犀牛虽然在短距离内爆发力非常强悍,每小时速度可达45公里,但它的持续奔跑能力却相对有限。同样,玉米价格的上涨虽然在短期内表现强劲,但这种上涨态势难以持续太久。
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来看,中储粮一直在进行拍卖,而这些玉米的接盘者大多是贸易商。那些手中没有头寸的贸易商,看到市场行情如此火爆,看涨情绪如此高涨,自然会毫不犹豫地接盘、抢购,否则拍卖价格又怎么可能如此之高呢?
随着玉米期货价格的上涨,贸易商的看涨情绪愈发浓烈,但与此同时,中粮和象屿这两大头部企业却一直在疯狂卖粮。而且,中储粮拍卖的玉米必须在下个月出库,这使得很多贸易商虽然也在卖粮,但卖粮过程却异常艰难。
尽管深加工企业一直在涨价,但门前并没有大量的车辆,这是否意味着玉米并没有被真正消化,而仍然在市场中存留呢?
以上观点并不是说玉米价格一定会大跌,而是希望投资者能够理性看待市场行情,把握好买卖时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赚钱的关键在于卖粮,落价的关键在于收粮,只有像齿轮一样灵活运转,才能在2025年的玉米市场中获得较为舒适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