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麦市场迎来了一波久违的上涨行情。本轮涨价开始于4月10日,起点为2430元/吨;4月23日开始市场涨速明显加快。目前,主产区面粉厂小麦收购价格区间普遍在2430-2480元/吨,均价2460元/吨,较涨价起点累计涨幅30元/吨。
支撑本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一、新季小麦天气炒作提供风险升水。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周报显示,上周华北黄淮大部气温偏高2~4℃,华北南部、黄淮西部、陕西关中等地土壤持续缺墒,不利于小麦孕穗抽穗和春播作物播种出苗;为应对近期持续干旱对夏粮生产的影响,河南省财政部下达资金5000万元,支持各地迅速开展抗旱浇麦、保粮稳产工作;
今年河南的小麦旱情,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南阳、平顶山和洛阳等豫西南地市。在新季小麦产量和质量担忧影响下,小麦持粮主体挺价情绪升温,用粮企业采购备货意愿增强,支撑麦价上涨。
二、政策粮投放压力减弱。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地方储备计划投放小麦61.36万吨,周比大幅减少36.58万吨;同时计划采购小麦16.85万吨,周比增加8.49万吨;虽然继续保持净轮出状态,但净轮出数量已明显减少;同时中储粮竞价交易也呈现同样特点;政策粮投放逐渐转向,也对麦价形成支撑。
三、新季小麦价格预期较好。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文, 2025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已定为1.19元/斤,折合一等麦2460元/吨;而本周政策粮对新季小麦采购的成交价也集中在此区间,其中河南2430元/吨,山东2420-2450元/吨,河北2420元/吨,江苏2455-2460元/吨;市场主体对新季小麦价格预期相对乐观,新陈麦市场逐步衔接支撑陈麦价格。本轮小麦价格上涨能否持续?
2024年产小麦上市之后,行情一直底部震荡,年度内仅有两次幅度较为明显的价格上涨。其中第一次是2024年9月底至10月底,价格从2420-2480元/吨,支撑主要来自于玉米,包括玉米增储、进口减量、市场贸易焦点转移等。
第二次是2025年2月份,价从2400-2460元/吨,支撑依然来自于玉米,玉米涨价缩窄小麦玉米价差,小麦饲用消费渠道逐渐被打开。从小麦前两次的涨价行情判断,本轮小麦价格上涨能否持续,关键还是在玉米。3月中旬以来,小麦玉米价差持续在120-140元/吨区间内震荡,小麦饲用消费窗口虽已开启,但迟迟未扩大,近期价差再次来到区间下沿,关注小麦饲用消费能否大量展开。
暂时看,前期2024年产小麦饲用消费数量有限,丰收和食用需求稳定的大背景下,目前小麦市场供应相对宽裕,价格自身上涨动力并不强,如果玉米市场长期看涨,那么小麦价格也将缓慢跟随,直至小麦饲用渠道明显放大。